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足彩14场胜平负推荐 党建要闻 党建动态 通知公告 组织建设 干部工作 公务员工作 人才工作 自身建设 他山之石 专题活动 党员教育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雅安党建网 > 正文
大胆探索创新 书写人民满意的重建答卷
2015-04-21 17:31:36     来源:《四川日报》

农业恢复重建要置于优先位置

农业部总农艺师 孙中华

  

芦山地震以来,农业部坚持立足规划促重建、着眼产业谋发展、强化协同增合力,为灾区农业恢复重建和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

  注重顶层设计,帮助编制农业重建规划。创新工作机制,协力推进农业恢复重建。强化资金统筹,倾斜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突出产业开发,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总结梳理两年来工作,我们有四点认识和体会。第一,着眼于农业农村的特殊性,把农业恢复重建置于恢复重建的优先位置;第二,着眼于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把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农业恢复重建的主攻方向;第三,着眼于现代农业建设的长期性,抓住机遇统筹推进灾区农业提档升级;第四,着眼于调动地方和农民积极性,创新建立分工协作的农业恢复重建工作机制。

  农业部将按照中央有关决策部署,继续会同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农业部门,推动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加快实施;加大对灾区粮油高产创建、特色产业开发、适度规模经营、新型主体培育等方面支持;指导灾区在恢复重建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

力争到明年,灾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农业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全面超过灾前水平,灾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质量和层次明显提升,如期实现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提出的3年内灾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基础保障能力更加稳固的农业恢复重建目标。

 

产业重建与发展要把握好几个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 吕政

 

  来到雅安,实地考察了天全、宝兴、芦山三个县灾后恢复重建的部分项目,确实百闻不如一见,成就令人鼓舞振奋。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成就,用事实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证明了四川足彩14场胜平负推荐、省政府强有力地贯彻落实中央“四川总负责、地方为主体”方针和重建机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造性工作,证明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具有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芦山地震灾区的重建经验,探索了一条很有特色的城镇化新路子,农民不进城,而是向中心小城镇集中,在土地经营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实现生产资料相对集中和规模化经营。农民既有土地流转的收益,又有务工的工资性收入,把家与业统一起来,改变常年外出务工、漂泊不定的生活方式。

在基础设施和住房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后,重建工作重点转向产业发展的新阶段,产业的持续、有效益的发展是更艰巨、更长期的任务,灾区产业恢复重建与发展要把握好几个问题。一是产业重建和发展必须立足于本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坚持差别化、特色化的产业定位,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结合起来。二是发展特色农业,促进特色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现代化和改革农业产业组织,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农富农新路子。三是准确把握大项目与小项目的关系,我认为,县域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应以中小项目为主体。

 

努力探索教育灾后恢复重建新路子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 郭春鸣

 

  芦山地震发生后,教育部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Ⅰ级响应,派员参加国家减灾委工作组赴灾区一线并与四川省教育厅组成联合工作组指导抗震救灾,协调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安排500万元帮助灾区救灾应急和复学复课。及时安排极重灾区芦山中学1327名高三学生到西南财经大学和成都师范学院复学复课,并对灾区学生在高校录取时给予适度倾斜等措施,各方努力下,灾区用较短的时间实现全面复学复课。

我们着眼长远,着力提高教育系统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水平。树立全局意识,把学校灾后恢复重建与促进灾区经济发展、产业振兴、文化繁荣、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适宜重建、适度重建、生态重建,进一步优化完善灾区教育体系。在推进学校灾后重建项目实施中加大统筹力度,中央和四川足彩14场胜平负推荐、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统筹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等各种资源,确保了教育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应建全建,不留项目和资金缺口。

灾后恢复重建的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民生优先是教育重建的根本保障,科学规划是教育重建的前提和引领,创新体制机制是教育重建的强大动力。我们将认真总结“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恢复重建经验,会同四川等地教育部门,总结提炼芦山地震教育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有益经验,形成指导教育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不断提高教育防灾减灾和恢复重建工作水平。

 

落实新机制摸索好办法取得实效果

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司副司长 齐贵新

 

  中央在芦山灾后恢复重建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国家卫生计生委坚决贯彻落实,在统筹协调和行业指导上下功夫,在技术支持和督促指导上出力气,和四川省卫生计生委、灾区各级卫生计生部门以及服务机构既有分工,更有协作,积极推进卫生计生系统灾后重建工作。

  为科学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国家卫生计生委多次派专人赴灾区调研,并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确保了卫生计生重建内容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重建中,国家卫生计生委协调有关专业医院设计咨询机构多次赴灾区提供技术支持,并委派项目监管中心有关专家赴四川就基本建设程序、机构建设标准、项目管理等开展专题培训,确保重建合法合规。

  在重建工作推进中,国家卫生计生委多次前往灾区,指导灾区通过规划统筹重建时序、区域内床位使用和临时床位设置等措施,妥善解决了重建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足和分布不均衡问题。

通过灾后恢复重建,一大批设计科学、功能先进的卫生计生服务机构陆续完工并投入使用,有效改善了灾区卫生计生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我们同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根据灾区服务机构专科能力建设实际需求,组织委属、省属医疗机构的专家前往灾区服务机构帮扶指导。

 

地方负责制是灾后重建模式的一次创新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导 潘云良

 

  怎样进行灾后重建?这不仅是当前四川遇到的十分紧迫的问题,也几乎是全国各个省区都会遇到的类似问题。我们认为,芦山地震灾后重建模式是一次创新,值得总结推广。

  芦山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坚持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坚持科学重建、民生优先、安全第一、保护生态、创新机制的基本原则,将恢复与提升、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物质与精神、困难与机遇等五大关系综合考虑,探索出一条“地方负责制”的灾后重建新模式。

  首先,地方为主体极大提高了地方政府应对灾难的管理能力。早在应急救援阶段,中央就果断地将“指挥权”交给四川省。临危受命的四川省迅速建立起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组织指挥体系。从应急救援转入灾后重建,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创新体制机制,重建工作以地方为主体。四川省成立了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自力更生,极大地锻炼了灾区党员干部的作风和能力。

  其次,地方为主体更贴近基层实际。国家投入、对口支援是必要的,但钱该怎样花,花在哪?地方政府最清楚。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实践证明,自主权带来的是更加因地制宜的重建策略,把钱花在刀刃上。

最后,地方为主体,建设项目成果具有可持续性。芦山地震灾后重建,让灾区群众尽可能地参与到决策的每个环节。

 

地质灾害防治为重建提供安全保障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 崔瑛

 

这两年,每次到芦山地震灾区,都能感到日新月异的发展。我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芦山地震的震后应急抢险救灾工作,切实感受到了我国地灾应急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依法有序、忙而不乱、繁而不杂的局面。

  在这次芦山地震应急抢险救灾中,我们的专业应急队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员充裕、反应迅速、组织有序、技术过硬、手段科学,真正肩负起了地质灾害防治重任。

  芦山地震发生后,国土资源部即下发了《关于实行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特殊支持政策措施的通知》,包含7个方面18条促进灾区恢复重建的特殊支持政策,特别是全力支撑一县一区工业重建和“飞地工业园区”建设,并开创性地将地质灾害防治单独列入恢复重建规划编制范围,为灾后恢复重建和生态环境修复提供了地质安全保障。

  灾后应急抢险救灾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从技术能力建设和装备能力建设两方面进一步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二是结合本地实际,紧靠地区整体规划,逐步推进“四大体系建设”。

四川省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我坚信,芦山地震灾区继续走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群众广泛参与的新路子,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坚持实事求是、科学重建,不断创新、奋力前行,就一定能够实现涅槃重生。

 

乡村重建与发展是关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研究员 刘守英

 

  芦山地震极重灾区和重灾区主要在乡村。乡村重建与发展,是能否打好灾后重建战役的关键。灾后重建两年来,当地乡村重建探索出了一套可行的重建模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对区域内所有项目的规划设计进行统筹协调和审查把关,避免部门分割。创新实施规划设计总负责运行模式,由一家规划设计单位负责一个区域内的项目规划设计,统筹协调各类规划科学合理衔接,做到规划设计“一个漏斗出”。

  充分体现群众是重建的主人。强化群众重建主体意识,明确“群众的事情群众办”。加大干部下访和联系群众工作力度,建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一对一”“一对N”联系帮扶制度,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特殊困难,理顺群众情绪。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成立“自建委”“业主委”,充分发挥村组议事会的作用,形成民主决策和执行体系。

  把住房重建摆在首位。高标准建设以新村聚居点为主体的美丽新村。把农村聚居点建设和农村改革相结合,整体推进新型村庄、前庭后院、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综合配套。

对下一阶段灾区恢复重建中的乡村发展,有几点建议:探索农村内部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发展的规律;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探索建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与经营方式;完善乡村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

 

“总额包干”确保资金与规划无缝对接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 宋秋玲

 

  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中,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努力筹集资金,尤其是以地方财政作为主体的体制机制创新,有力保障并推动了灾后恢复重建有序实施。

  芦山地震后,中央财政切实发挥宏观管理职能,牵头草拟并经国务院审定后出台10大类政策措施;整合各类资金包干给地方总额管理;加强资金全过程监督管理,保证资金使用效益。两年来,中央财政已基本形成了有规可循的系统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和灾后恢复重建保障机制。

  地方财政作为主体,全面落实责任。四川省财政部门在四川足彩14场胜平负推荐、省政府直接领导下,从重建伊始,就明确了“总额包干、地方统筹”的管理要求,增强了地方的主体意识,落实了地方主体责任,确保了责、权、利相统一。

  通过细化灾后重建政策措施,放大了财政资金带动效应。四川省细化制定落实政策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工作方案,明确了契合灾区实际需求的34条财税、金融政策,同时创建投融资平台,有效吸引了民间资本投入重建产业项目。

  通过创新资金使用机制,有效提升了重建资金使用效果。从省级到市县逐级包干的管理模式,中央和省级不再批复具体项目,确保了资金与规划无缝对接,有效地避免了项目资金“两张皮”问题;对存在资金缺口的项目,通过多种筹资方式,引入市场资源解决,确保重建资金总体平衡,建立重建规划“纠偏机制”。

此外,严格资金管控,强化绩效跟踪,保证了重建资金安全规范使用。

 

灾害评估要有成熟的评估工作机制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范一大

 

芦山地震的灾害评估工作,更加强调“依据标准、严格程序”和“科学客观、实事求是”;评估依据更加强调损失实物量评估和重置价格标准的客观准确,主要采用了地方统计上报、现场调查核查、遥感监测分析、模型估算、经济学方法等多元方法,初步评估完成后,评估报告经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综合会商、相关部门书面征求意见、主要部门会商核定等环节进行逐步完善,保障了损失综合评估结果的科学合理。

  完成这一工作,我们取得了以下基本经验:灾害评估要有成熟的评估工作机制,把握好应急评估、模拟评估和综合评估等三个阶段;要有科学的损失综合评估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实现“地方报、天上看、现场核、模型算、相互校、综合评”;要有地方合作支持,灾区各级政府是这次灾害损失综合评估的主要力量,在灾后应急工作十分繁重的同时,在较短时间内组织完成了损失统计填报工作,积极支持现场调查评估工作。

重特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多措并举、协同推进,我的建议是:推进灾害损失评估的科技进步和信息化进程;确定重要核心指标,较好地把握评估结果;多数据、多方法协同交互应用、综合研判会商;不断加大资金和科技等投入,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提升恢复重建能力

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教授 李雪峰

 

  伴随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中国特色的灾后恢复重建模式不断完善:宗旨上,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战略上,坚持统筹兼顾、跨越发展;方式上,坚持尊重自然、和谐发展;执行上,坚持凝聚力量、多方共建。

  在恢复重建的顶层设计上,可在总体战略规划、政策法规、运作流程、工作平台、能力建设等方面继续开拓创新,丰富中国特色灾后恢复重建模式。

  一是加强战略谋划,在新的国家中长期防灾减灾规划中,要进一步明确今后灾后重建的指导原则、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形成新的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战略。

  二是梳理相关政策措施,建议出台《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就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指导思想、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责作出规定,对如何制定灾后恢复重建预案、编制灾后重建规划作出规定。

  三是制定国家级恢复重建预案。各地也可根据需要制定各自层级的恢复重建预案,对本级政府及其部门领导灾后重建工作发挥重要的路线图作用。

  四是依托大数据管理平台,构建全国恢复重建网络。可开发建设全国灾后重建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使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力量依托该平台,形成覆盖全国的恢复重建网络。

五是以能力提升为中心,开展系统的恢复重建政策和法规培训、恢复重建项目规划与管理培训。

 

主办:足彩14场胜平负推荐雅安市委组织部  雅安市党的建设研究会     承办:北纬网
 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正和路1号   联系电话:0835-2852159   传真:0835-2852158  蜀ICP备10201687号    
Copyright @ 2010 www.yadjw.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