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灾后重建,雨城区上里镇的6个新村落成,并结合上里镇的旅游优势,分别打造基础设施功能齐全、景色秀美的新村形态。
如何充分利用新建公共设施,让灾后新村结合旅游发展释放红利?今年4月,上里镇积极调动自管委作用,引进群团组织力量,结合重建新村软硬件环境、加强社会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新村在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如今,上里镇的这一探索,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镜头
新村干净整洁
公共设施有效使用
上里镇的6个新村各有特点:庙圷村水景家园新村围绕当地特色水资源,将水与茶园、微田园有机结合,形成一幅产业兴旺、村庄秀丽的田园山水画卷;七家村新村聚居点定位为独特的民俗文化景区——“清河民俗文化村”;共和村新村聚居点定位为茶园生态旅游景区——“茶苑新居”;箭杆林村新村聚居点定位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的休闲探险景区——“箭杆林部落”;治安村新村聚居点定位为茶园场镇景区——“茶马驿居”;六家村新村聚居点定位为融水景、茶园、油用牡丹于一体的观光景区——“常思乡新村”。
6个不同新村也拥有相同特点:秀美的景色、干净整洁的环境、被有效利用的公共空间。
近日,记者走进常思乡新村。宽敞整洁的道路直达村民家门口,新房错落有致地排列在道路两旁,房前屋后悉心照料的景观植物为新村增色。新村广场一旁,是“6+1”公共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内有阅览室、便民中心等;新村内还修建了新村幼儿园、居家养老中心等。
在公共服务中心大厅内,摆放着当地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技能培训”项目上学习制作的剪纸、竹编制品,作为旅游商品进行销售;下午4点半,孩子们在公共服务中心开始兴趣课;吃过晚饭,常思乡新村广场响起欢乐的乐曲声,在自管委和上里镇专项志愿者的组织下,上里镇老年艺术队在此排练舞蹈。
举措
自管委+群团组织
新村管理内外兼修
在新村管理实践中,上里镇充分调动自管委的作用进行新村管理,同时,发挥上里镇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平台作用,引进社会组织,发挥志愿者专业优势,为新村居民带来丰富的精神生活。
每个新村内都挂有“自治委员会公开栏”,贴出自管委各小组职责、需要村民集体决议的项目;活动剪影一栏则贴满近段时间以来新村开展活动的照片。共和村侨爱新村自管委主任张大乾介绍,针对小区居民的自身情况,自管委成立了政策宣传组、公共卫生组、文明劝导组、治安保卫组、维稳调解组、产业发展组,通过村民自我管理,建设和谐美丽新村。
今年4月,上里镇群团中心成立后,引进广东绿耕社会组织,在新村公共服务中心开展针对老年人的服务——每月一次的健康检查、隔三差五的健康知识讲座;高校志愿者在新村公共中心开设下午4点半课堂,解决了下午4点半放学后孩子的教育真空,实现学校、社区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无缝对接,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通过社会组织以及志愿者力量,能将新村公共设施有效利用起来。”上里镇党委副书记毕建伟说,新村的公共基础设施不能闲置,通过群团中心调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力量,能让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于民。
根据规划,上里镇还将通过中心平台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对新村的居家养老中心进行管理,让康养产业成为上里镇旅游产业的又一亮点。
记者杨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