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足彩14场胜平负推荐 党建要闻 党建动态 通知公告 组织建设 干部工作 公务员工作 人才工作 自身建设 他山之石 专题活动 党员教育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雅安党建网 > 正文
落实地方主体责任 走出科学重建新路
2015-04-21 17:33:28     来源:《四川日报》

恢复重建的五大经验和启示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 李朴民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成果令人欣喜,重建中创造出的新经验,为研究建立特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新体制、新机制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启示。

  一是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需要根据灾害等级、规模和范围,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职责,并以此确定投入责任,做到权责统一、投入与责任匹配,建立健全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的重建机制。

  二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发挥好政府作用的同时,更加充分和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比如,利用中央和地方投入的杠杆效应,撬动灾害保险等多方资金参与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

  三是正确处理好重建主体与重建客体的关系。各个重建主体各安其位、各负其责,才能汇聚成强大的主体力量,才能对纷繁复杂的重建客体进行有效把握。坚持以科学严谨的方法,开展生产生活设施和生态环境系统的恢复重建,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正确处理好重建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关系。在处理主要矛盾方面,要坚持把民生设施重建摆在首要位置,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灾区生活生产秩序,以最大的限度集中资源建设民生项目,以最大的力度改善灾区生活生产条件。在处理矛盾主要方面,要坚持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科学确定项目进度节点,既要克服困难加快重建步伐,又不能盲目冒进。

  五是正确处理好恢复重建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无论是规划的编制还是组织实施,都要在做好城乡住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和地质灾害治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灾区长远发展。

 

灾后重建新路子具有里程碑意义

足彩14场胜平负推荐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吕世光

 

  我与大家交流三个问题——一是探索灾后重建新路子是历史必然和现实需要。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国家有社会主义制度决策高效、组织有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巨大优越性,这些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是战胜自然灾害和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保障。但在中国这样自然灾害频发的大国,不可能在每一次灾害来临时都启动“举国体制”。发挥地方组织实施重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出一套地方作为主体的体制机制模式,与“举国体制”互为补充,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

  二是中央的英明决策和四川的创新实践。“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恢复重建新路,关系到我国今后在其他类似重建问题上的应对之策,也关系到央地关系、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大问题的进一步探索。四川遵照党中央的总体部署,切实承担起“负总责”的主体责任,根据重建工作的“轻重缓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管理,统筹协调、扎实有效地推进恢复重建,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重建答卷。

  三是四川探索的灾后重建新路子将永载史册。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芦山地震灾区探索出的“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新路子,是我国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由中央直接安排部署向地方负责制转变的有益尝试,是我党执政以来应对自然灾害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功探索,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灾后恢复重建的思想宝库,在我党执政兴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总结好重建经验宣传好芦山探索

足彩14场胜平负推荐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王世明

 

  芦山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是党的十八大后第一个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项目,也是第一个实施“地方作为主体”重建政策的项目,及时总结和宣传新模式新路子,对提高我国灾后重建能力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灾后重建宣传要以总书记的批示指示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央关于重建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出台的总体规划等,深入阐释解读重建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支持政策,同时全面报道中央有关部门结合职责分工,做好恢复重建各项协调工作,给予四川的大力支持。

  大力宣传“地方作为主体”重建新模式的经验。灾后重建既更加合理地制定规划、出台政策、使用资金,又防止了投入过大、成本偏高、浪费较多、地方过度依赖中央等问题。四川按照中央部署,切实强化主体意识,在重建政策落实、援建帮扶、社会管理服务以及重建监督检查等工作机制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创新。

  大力宣传芦山灾后重建的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果。重建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三统一”,特别是将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帮扶因灾致贫、返贫群众,确保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稳步推进城乡住房重建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项目,保障了灾区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并在地质灾害防治、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大力宣传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感恩奋进的感人事迹。要充分挖掘报道基层党员干部的生动典型事例,及时报道灾区群众自主重建美好家园的感人故事。

  认真做好芦山重建新模式的对外宣传和网上宣传。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示芦山灾后恢复重建显著成就,介绍中国以人为本、关心关怀灾区群众的政策举措,回应国际社会对灾后恢复重建的关切,进一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理解和认同。

  

发挥劳动就业社保的支撑保障作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何宪

 

  四川探索的灾后恢复重建新路子,为国家层面研究出台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工作指导性政策法规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

  救灾和重建期间,为确保灾区群众生活、维护灾区社会和谐稳定,人社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特事特办,制定出台了稳定和促进就业、社会保障的特殊政策。

  一是加大就业援助力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就业资金支持力度。支持将因地震灾害出现的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就业援助对象范围,实现就业的人员按规定享受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

  二是实施社会保险特殊政策。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通过及时认定和支付工伤保险相关待遇,按规定核销基本养老保险欠费,落实因灾致残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待遇等措施,全力帮助受灾企业和群众渡过难关。

  三是加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人社部根据芦山地震情况创新提出受灾企业职工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一次性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的支持政策。

  四是开辟灾区人才培养“绿色通道”。人社部支持四川省在公务员招录、职称考试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有针对性地每年为灾区举办高研班,以提供人才支持。

五是指导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人社部支持和指导四川省积极开展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重建规划编制和恢复重建工作,加强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落实重建资金超过5亿元。

 

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重建创新体系

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牛文元

 

  中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地震灾害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成灾强度大、危害水平高。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探索出的宝贵经验,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灾后恢复重建创新,具有重大的复制和推广意义。

  一是明确提出灾后恢复重建地方作为主体,直通“最后一公里”。这解放了地方政府和基层指挥系统的手脚,使重建工作方向准、效率高、指挥灵活,大大加快了完成灾后总体任务的进度。

  二是高标准规划,把握住了灾后恢复重建的“总开关”。高标准规划是对顶层设计的战略意图进行科学分解的关键,它强调科学,依照运筹学的基本原则,认真考虑各类事物的轻重缓急,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是民生优先,钢要用在刀刃上。恢复重建充分关注民生问题,以实际行动和恢复重建的成效,稳定了民心。进一步通过群众自救互救,营造、凝聚了富有人文精神的社会氛围和共建共享的民众精神。

四是“三生”建设,生活、生产、生态一个都不能少。灾后恢复重建在理论上有两重任务,其一是应急性的,必须立即抢救生命、疏通道路、恢复电力通迅、提供应急食品、医药和临时居所,安抚民众与维持社会秩序。其二是建设性的,结合受灾地区的特点,在长远发展和地区实力提升上做足文章,开展有远见和可持续的实力建设。在芦山震后的恢复重建中,紧紧抓住了“三生”建设,即生活、生产和生态的全面规划建设,显现了突出的成绩。

 

用规划引领灾后重建全过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 唐凯

 

  灾后重建期间,住建部从规划建设系统角度,积极发挥在城镇乡村重建中的指导作用,用规划引领灾后重建的全过程。相继参与了国务院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指导编制了灾后恢复重建《城镇体系规划》、《城乡住房规划》和70余项城乡规划编制。

  灾后重建两年来,灾区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正进行最后的攻坚克难。为此,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根据《城乡规划法》及各种建设标准与规范,加强法律观念,在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层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重视农房建设现场指导。本次地震部分灾区在“5·12”地震中也是重灾区,意味着很多农房经历过两次大地震,这要求住建部门应更加重视农房抗震标准及施工质量问题,应更多到现场予以指导。

  重视自然生态保护与历史文化保护。本次地震灾区有世界遗产地、国家自然保护区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也有多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等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灾后重建需要树立尊重自然理念,更应注意避免因保护方法不得当、开展运动式保护而造成新的破坏。要进一步探索新方式,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与绿色低碳理念。

高度重视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本次重建虽有时间限制,仍应本着科学重建的原则与理念,在项目规划、立项、选址、设计、施工等全过程重视城市公共安全问题。

更加坚持走民生优先的道路。应当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作为灾后重建的主要工作内容,使处于投资拉动发展阶段的地震灾区,实现抗震救灾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双丰收。

 

主办:足彩14场胜平负推荐雅安市委组织部  雅安市党的建设研究会     承办:北纬网
 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正和路1号   联系电话:0835-2852159   传真:0835-2852158  蜀ICP备10201687号    
Copyright @ 2010 www.yadjw.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